首页
|
专题
|
搜索
|
典籍
诗文
|
作者
|
名句
|
成语
|
文章
原文
cán
蚕
shí
食
jīng
鲸
tūn
吞
出处
《韩非子·存韩》:“诸侯可蚕食而尽,赵氏可得与敌矣。”
解释
象蚕吃桑叶那样一步步侵占,象鲸吞食那样一下子吞并。比喻用各种方式侵占吞并别国的领土。
例句
在乾隆时代,英吉利灭东印度,据孟加刺,渐肆其蚕食鲸吞手段,兼并那东、中、南三印度之地。(清 彭养鸥《黑籍冤魂》第二回)
简拼
csjt
繁体
蠶食鯨吞
使用程度
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
贬义成语
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比喻一点一点被吞食
结构
联合式成语
生成年代
近代成语
正音
蚕,不能读作“chán”。
辩音
鲸,不能写作“惊”。
近义词
鲸吞虎据
英语翻译
take by force and encroach upon land
日语翻译
じりじり侵略(しんりゃく)し,ついには併呑(へいどん)してしまう
接龙
吞云吐雾 :
原形容道士修炼养气,不吃五谷,后形容人吸烟。
吞刀刮肠 :
比喻决心改过自新。
吞刀吐火 :
古杂剧之一,泛称魔术。
吞吞吐吐 :
想说,但又不痛痛快快地说。形容说话有顾虑。
吞声忍气 :
吞声:不敢出声;忍:忍耐。形容受了气而勉强忍耐,不敢出声。
吞声忍泣 :
吞声:有话不敢说出来。流泪入口,不敢哭出声响。形容无声地悲泣
吞声忍泪 :
形容强忍悲伤。
吞声饮恨 :
谓抱恨无言。语本南朝梁江淹《恨赋》:“自古皆有死,莫不饮恨而吞声。”
吞声饮气 :
犹吞声忍气。
吞声饮泣 :
形容不出声地悲泣。
吞声饮泪 :
吞声:有话不敢说出来;饮:含忍。形容强忍悲伤
吞炭漆身 :
战国时,豫让受知于智伯。后,韩、赵、魏三家合力攻杀智伯。豫让为报知遇之恩,矢...
吞纸抱犬 :
吞纸充饥,抱犬御寒。形容家贫好学。
吞舟之鱼 :
能吞舟的大鱼。常以喻人事之大者。
吞舟是漏 :
本谓大鱼漏网,后常以喻罪大者逍遥法外。
吞舟漏网 :
见“吞舟是漏”。
吞言咽理 :
指不敢声张和申辩。
吞风饮雨 :
犹言餐风宿露。形容四处奔波,生活艰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