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
|
搜索
|
典籍
诗文
|
作者
|
名句
|
成语
|
文章
原文
yī
一
xiè
泻
qiān
千
lǐ
里
出处
唐·李白《赠从弟宣州长史昭》诗:“长川豁中流,千里泻吴会。”宋·陈亮《与辛幼安殿撰书》:“大江在河,一泻千里。”
解释
泻:水往下直注。形容江河奔流直下,流得又快又远。也比喻文笔或乐曲气势奔放。也形容价格猛跌不止。
例句
方希直如奔流滔滔,一泻千里,而潆洄滉瀁之状颇少。(明 王世贞《文评》)
简拼
yxql
繁体
一瀉千裏
使用程度
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用法
偏正式;作谓语、定语、宾语;指速度快
结构
补充式成语
生成年代
古代成语
正音
泻,不能读作“xiě”。
辩音
泻,不能写作“写”或“泄”。
辩析
~与“一落千丈”有别:~强调速度;指流得快而远;常指水流急速、文笔奔放等;“一落千丈”强调深度;指降得快跌得深;常形容地位、声望、权力等急剧下降。
近义词
一日千里
一落千丈
一蹶不振
反义词
迂回曲折
斗折蛇行
英语翻译
water rushes down and covers hundreds of miles of land
日语翻译
一瀉千里(いっしゃせんり)
俄语翻译
могучий разлив <течь стремительно>
接龙
里丑捧心 :
指妄学别人而愈见其丑。
里出外进 :
形容不平整、不整齐。
里勾外连 :
内外勾结,串通一气。
里外夹攻 :
从里、外两方面配合同时进攻。
里应外合 :
应:接应;合:配合。外面攻打,里面接应。
里挑外撅 :
阳奉阴违,搬弄是非
里程碑 :
路旁标志里数的碑。比喻在历史进程中可作为标志的重大事件。
里谈巷议 :
里:乡里、邻居。邻里街巷间人们的议论谈说。指民间的议论。
里通外国 :
暗中勾结外国,阴谋叛国。
里里外外 :
里面和外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