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
|
搜索
|
典籍
诗文
|
作者
|
名句
|
成语
|
文章
原文
yī
一
guó
国
sān
三
gōng
公
出处
《左传·僖公五年》:“一国三公,吾谁适从?”
解释
公:古代诸侯国君的通称。一个国家有三个主持政事的人。比喻事权不统一,使人不知道听谁的话好。
例句
武夫当道势汹汹,一国三公谁适从。(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七十四回)
简拼
ygsg
繁体
一國三公
使用程度
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
贬义成语
用法
偏正式;作宾语、定语;含贬义
结构
偏正式成语
生成年代
古代成语
近义词
政出多门
英语翻译
state with three rulers
接龙
公不离婆 :
老公不离开老婆。形容关系密切
公之于众 :
公:公开;之:代指事物的内容;于:向;众:大众。把事情真相向大家公布。
公买公卖 :
公平合理地买卖。
公事公办 :
公事按公事的原则办,不讲私人情面。
公修公德,婆修婆德
:
指修德属个人,不得兼代。
公公婆婆 :
公公与婆婆,丈夫的父亲和母亲
公公道道 :
不偏不倚的、公平合理的事情
公冶非罪 :
形容无辜蒙冤或入狱
公听并观 :
多方面听取意见和观察事物。
公子哥儿 :
指富贵人家只讲吃喝玩乐,不务正业的子弟。
公子王孙 :
旧时贵族、官僚的子弟。
公尔忘私 :
一心为公而忘却私事。
公平交易 :
公平合理的买卖
公平合理 :
指处理事情公正符合情理
公平无私 :
办事公平,没有私心。
公平正直 :
公道平等,不偏袒,不营私。
公忠体国 :
谓尽忠为国。
公才公望 :
才:才识;望:名望。才识名望可称公辅的地位。
公报私仇 :
假借公事报私人的仇恨。
公明正大 :
公正无私,光明磊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