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成语大全
类型: 天气成语
出处:宋·曹辅《唐颜文忠公新庙记》:“杯水舆薪,势且莫抗。”
解释:比喻力量微小,无济于事。同“杯水车薪”。
类型:
出处:清·魏秀仁《花月痕》第四十五回:“杯影蛇弓魔人幻,帷灯匣剑鬼生疑。”
解释:比喻因疑神疑鬼而引起恐惧。同“杯弓蛇影”。
类型:
出处:古华《芙蓉镇》第三章:“只有十多岁的娃娃们不知利害,不肯就范,但愿经过几回鼻青额...
解释:鼻子发青,额头肿起。形容脸部伤势严重。
类型:
出处:明·张居正《纂修书成辞恩命疏》:“盖五年于兹,而今始克就,鞭驽策蹇,宁靡寸劳。”...
解释:鞭打跑不快的马、驴。比喻自己能力低,但受到严格督促,勤奋不息。用作谦词。
类型:
出处:宋陆游《齐天乐·左绵道中》词:“塞月征尘,鞭丝帽影,常把流年虚占。”
解释:马鞭和帽子。借指出游。
类型:
出处:《庄子·天地》:“至治之世,不尚贤,不使能,上如标枝,民如野鹿。”
解释:标枝,树梢之枝,比喻上古之世在上之君恬淡无为;野鹿,比喻在下之民放而自得。后指太...
类型:
出处:元·马致远《任风子》第一折:“一盏盏接入手,可都干干的咽,卖弄他掂斤播两,拨万轮...
解释:形容财产众多,花钱以万千计。
类型:
出处:语出《论语·阳货》:“不曰坚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涅而不缁。”何晏集解引孔安国...
解释:磨不薄,染不黑。比喻坚贞高洁的品质,不因外界影响而有所改变。
类型:
出处:宋·苏轼《答李端叔书》:“不肖为人所僧,而二子独喜见誉,如人嗜昌歜羊枣,未易诘其...
解释:据传周文王嗜昌歜,春秋鲁曾点嗜羊枣。后用以指人所偏好之物。
类型:
出处:清·艾衲居士《豆棚闲话》第十则:“那一带沿河临水住的,俱是靠着虎丘山上,养活不知...
解释:扯空:说假话。砑光:纸及布匹用石头磨光,使发光泽,叫“砑光”;比喻沾别人光。指花...
类型:
出处:唐·卢仝《月蚀》诗:“鸟为居停主人不觉察,贪向何人家,行赤口毒舌,毒虫头上却吃月...
解释:赤:火红色。形容言语恶毒,出口伤人。
类型:
出处:《淮南子·精神训》:“真人之所游,若吹呴呼吸,吐故纳新,凫浴猿躩,熊经鸟伸,鸱视...
解释:如鸱鸟举首而视,如虎反顾。
类型:
出处:宋·柳永《定风波》词:“自春来,惨绿愁红,芳心是事可可。”宋·辛弃疾《鹧鸪天·赋...
解释:红、绿:指花、叶。指经过风雨摧残的残花败叶。多寄以对身世凄凉的感情。
类型:
出处:唐·柳宗元《乞巧文》:“眩耀为文,琐碎排偶,抽黄对白,啽哢飞走。”
解释:用“黄”对仗“白”。指只求对仗工稳。
类型:
出处:清·尤侗《注云飞·十空曲》:“竖子英雄,触斗蛮争蜗角中。”
解释:触和蛮,《庄子》寓言中蜗牛角上两个小国。见《庄子·则阳》。后以之比喻为私利而争斗...
类型:
出处:唐·白居易《江南送北客因凭寄徐州兄牙书》:“故园望断欲何如,楚水吴山万里余。”
解释:楚地的水,吴地的山。指古时吴、楚两国所属地域。后用以指长江中下游一带。
类型:
出处:元·萨都刺《酬江月·过淮阴》词:“槌牛酾酒,英雄千古谁吊。”
解释:杀牛滤酒。指备肴酒以燕享。
类型:
出处:明·宋濂《序》:“近世以来,徇末而忘本,濡毫行墨,春蛇秋蚓之连翩。”
解释:比喻字写得不好,弯弯曲曲,象蚯蚓和蛇爬行的痕迹。
类型:
出处:清·吴伟业《梅村诗话》:“贪吏放手无罚,而寸蹄尺缣,辄加逮治。”
解释:比喻收受小贿。蹄,兽蹄;缣,黄色的细绢。
类型:
出处:《史记·仲弟子列传》:“子路性鄙,好勇力,志伉直,冠雄鸡,佩豭豚。”
解释:戴雄鸡形的帽子,佩野猪形的饰物。雄鸡野猪皆好斗,古时以冠带像其形,表示好勇。
类型:
出处:《战国策·齐策一》:“临淄甚富而实,其民无不吹竽鼓瑟、击筑弹琴、斗鸡走犬、六博蹋...
解释:指旧时剥削阶级子弟游手好闲的无聊游戏。同“斗鸡走狗”。
类型:
出处:《南史·檀道济传》:“道济曰:‘伐罪吊人,正在今日。’皆释而遣之。”
解释:讨伐有罪,拯救百姓。常用以作为发动战争的口号。“人”当作“民”,因避太宗讳改。同...
类型:
出处:晋·葛洪《抱朴子·金丹》:“其所营也,非荣即利,或飞苍走黄于中原,或留连杯觞以羹...
解释:指打猎。苍,苍鹰。黄,黄狗。
类型:
解释:犹言暴虎冯河。比喻有勇无谋,鲁莽冒险。
类型:
出处:《淮南子·修务训》:“吴为封豨修蛇,蚕食上国。”
解释:比喻贪暴者、侵略者。同“封豕长蛇”。
类型:
出处:《晋书·王羲之传论》:“观其点曳之工,裁成之妙,烟霏露结,状若断而还连;凤翥龙蟠...
解释:像凤凰飞舞,蛟龙盘曲。比喻体势的飞扬劲建,回旋多姿。
类型:
出处:明·张居正《陵寝纪》:“山趋水会,凤翥龙翔,信乾坤之……”
解释:翥:鸟向上飞;翔:盘旋飞翔。龙飞凤舞,形容气势非凡。
类型:
出处:晋·卢谌《赠刘琨》诗:“瞻彼日月,迅过俯仰;感今惟昔,口存心想。”
解释:对当前的事物有所感触而怀念过去的人、事物或景物。
类型:
出处:清·薛福成《选举论上》:“孰知夫二百年来,聪明才杰之资,迍邅场屋,槁项黧馘以老死...
解释:形容不健康的容貌。同“槁项黄馘”。
类型:
出处:清·钱谦益《春秋论二》:“成济,奴隶小人,昭视之,孤豚腐鼠耳。”
解释:比喻微贱而不值得一说的人或事物。同“孤雏腐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