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成语大全
出处:清·孔尚任《桃花扇·守楼》:“贞丽从良,香君守节,雪了阮兄之恨,全了马舅之威,将...
解释:喻代人受罪或彼此顶替。
出处:元·李直夫《虎头牌》第三折:“既然他复杀了一阵,夺的人口牛羊马匹回来了,这等呵将...
解释:同“将功折罪”。
出处:《五灯会元·云门偃禅师法嗣·德山缘密禅师》:“我有三句语示汝诸人:一句函盖乾坤,...
解释:喻识见玄远,超情越识。
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管晏列传》:“将顺其美,匡救其恶,故上下能相亲也。”
解释:将顺:随势相助。美:好事,美德。顺势相助,成全美事。亦作“顺从其美”。
出处:夏衍《谈自己》:“对于话剧‘预演’,或者‘招待参观,请予指教之类’却还是常常谨谢...
解释:犹言敬谢不敏。用作自谦或推托之辞。不敏,不聪明,无能力。
出处: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79回:“那缘法尽了,往时的情义尽付东流,还要变成了仇...
解释:比喻完全丧失或前功尽弃
出处:孙犁《谈作家的立命修身之道》:“我从来不好夸大其辞。”
解释:见“夸大其词”。
出处:《太平御览》卷五七二引汉·刘向《别录》:“汉兴以来,善歌者鲁人虞公,发声清哀,盖...
解释:《太平御览》卷五七二引汉刘向《别录》:“汉兴以来,善歌者鲁人虞公,发声清哀,盖动...
出处:语出《礼记 中庸》:“小人而无惮也。”《三国演义》第三回:“[董卓]出入宫庭,略...
解释:毫无畏惧。形容非常放肆。
出处:明 张居正《答南列卿陈我度》:“孤虽不肖,其于人之贤否,略窥一斑,内不敢任爱憎之...
解释:比喻大致看到一些情况,但不够全面。同“略见一斑”。
出处:宋 李楙《野客丛书 李白事说者不一》:“为同列者所谤,诏令归山,遂浪迹天下。”
解释:浪迹:到处流浪。到处流浪,足迹遍天下。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五回:“太公道:‘好却甚好,只是不要捋虎须。’”
解释:捋:抚摩。比喻触犯有权势的人或冒着很大的风险。
出处:瞿秋白《〈饿乡纪程〉跋》:“如今幸而见着心海中的灯塔,虽然只赤光一线,依微隐约,...
解释:辽阔浩渺而无边际。亦作“茫无边际”。
出处:明·冯梦龙《警世通言·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早间曾以小匣托渔人奉致,聊表寸心,从...
解释:聊:略微;寸心:微薄的心意。略微表示一下心意。
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九十一回:“今日行这酒令,已是独出心裁,另开生面。”
解释:另外创造新的形式或开创新的局面。
出处:明·罗贯中《平妖传》第25回:“与小人酒食吃了,又将此物出来,叫小人付与州官收受...
解释:天机:重要的机密。走漏了不宜外泄的机密。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尤悔》:“[桓温]既而抚枕起曰:既不能流芳后世,亦不...
解释:见“流芳百世”。
出处:清·陈康祺《郎潜纪闻》第一卷:“三百余年豢养深恩,沦浃肌髓。”
解释:见“沦肌浃髓”。
出处:明·伏雌教主《醋葫芦》第二回:“把个现在功德,说得乱坠天花,眼灼灼就似活现一般。...
解释:比喻说话动人或文字精彩。多指话说得夸大或不切实际。
出处:明·康海《中山狼》第二折:“俺走天涯磨穿铁鞋,哭穷途西风洒泪,讨的个一事无成两鬓...
解释:形容长途跋涉,历尽艰辛。
出处:清·李渔《闲情偶寄·颐养·止忧》:“人非铁石,奚堪磨杵作针;寿岂泥沙,不禁委尘入...
解释:形容只要肯下功夫,再难的事也能成
出处:《清史稿·礼志二》:“严谕集议,尚未裁决遵行,则后人孰肯冒大不韪?”
解释:见“冒天下之大不韪”。
出处:清·王韬《翁牖余谈·犹太古历说》:“盖用心不专,率皆墨守成法,未能推陈出新耳。”...
解释:见“墨守成规”。
出处:梁启超《致伍秩庸星使书》:“自惟庸陋,靡所取裁,顾承过爱,谬采虚誉。”
解释:见“谬采虚声”。
出处:《晋书·王彬传》:“兄抗旌犯顺,杀戮忠良,谋图不轨,祸及门户。”
解释:谋划进行违法、叛逆等活动。
出处:《晋书·王廙传》:“是时温将废海西公,百僚震栗,温亦色动,莫知所为。”
解释:不知道怎幺办好,形容激动得不知怎幺办。亦作“莫知所谓”。
出处:汉荀悦《汉纪 成帝纪二》:“挠直为曲,斫方为圆;秽素丝之洁,推亮直之心。”
解释:将直的拗成弯的。比喻变刚强正直为阿世取容。
出处:清·平步青《霞外捃屑·时事·刘庸夫》:“在朝非守正不阿之臣,思兴利除害,奈随声附...
解释:比喻力量单薄,难以成事。
出处:宋·陈亮《谢张侍御启》:“优念亮脱身虎口,久矣讳穷;批逆龙鳞,期于合理,庶几一割...
解释:同“批逆鳞”。
出处:唐 骆宾王《代李敬业讨武曌檄》:“若或眷恋穷城,徘徊歧路。”
解释:徘徊: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歧路:岔路。在岔道口上来回地走。比喻犹豫不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