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成语大全
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五回:“黄道台这番说话,说得袁玉珍五体投地,钦佩莫名,...
解释:莫名:无法用言辞形容。形容心中非常钦佩
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六回:“刃儿薄,尖儿长,靶儿短,削铁无声,吹毛过刃。”
解释:形容刀剑锋利。
出处:明·高濂《玉簪记·词媾》:“堪爱堪爱真堪爱,鸾凤情深如海,携手上阳台,了却相思债...
解释:形容感情深厚,像大海一样不可量
出处:《晋书·卫瓘传》:“焕若星陈,郁若云布。其大径寻,细不容发。”
解释:容:容受;发:头发。比喻十分细小
出处: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18章:“坐井观天,闷在鼓里,怎么行?”
解释:被包在鼓里面。比喻受人蒙蔽,对有关的事情一点儿也不知道
出处: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赵鹿泉前辈有一符,传自明代。曰:‘高行真...
解释:验:效果;响:回声。很快就可以看到效果
出处:明 袁黄、王世贞《纲鉴合编 宋纪 武帝》:“八月,宋主杀中书令王僧达,僧达幼聪警...
解释:指心志放逸无拘无束。同“跌宕不羁”。
出处:宋·王禹偁《答张知白书》:“后人流荡忘反,盖其得也,荐宗庙,插管弦。”
解释:流荡:流浪;反:同“返”,回家。指长期在外面飘泊而不知返回
出处:《宣和书谱 石延年》:“遂入馆,然跌荡不羁,剧饮尚气节,视天下无复难事,不为小廉...
解释:指心志放逸无拘无束。同“跌宕不羁”。
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班超传》:“祭酒,布衣诸生耳,而当封侯万里之外。”
解释:封:古代帝王分封部下;封侯:立功而得功名;万里:指边远地区。在边疆立功以求功名。...
出处:宋·周禈《清波杂志》第12卷:“笔墨简远,妙绝一时。”
解释:妙:美妙。指佳妙不是同时人所能及的
出处:明·谢肇淛《五杂俎·人部》:“唐初虽有山水,然尚精工。如李思训、王摩诘之笔,皆细...
解释:毫芒:指极细微。形容细微到极点
出处:明·瞿佑《剪灯新话·唐义士传》:“迩杨总统,势焰薰赫,贪求无已。”
解释:见“贪求无厌”。
出处:茅盾《子夜》十五:“桂长林脸上挂了彩,气急败丧地跑来。”
解释:同“气急败坏”。
出处:清·张南庄《何典》第四回:“再没有再荐便宜的了,如何不肯?一诺无辞,就同六事鬼去...
解释:一口答应,没有二话。
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30回:“好山!自是那大圣回家,这几日,收拾得复旧如新。”...
解释:复:恢复;如:像。指恢复旧的,就像新的一样
出处:庐隐《西窗风雨》:“我从学校回家,一进门就看见一个枯瘦如柴的乡下孩子。”
解释:枯:干枯。形容非常瘦弱
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蔡瑞虹忍辱报仇》:“不如在家安闲自在,快活过了日子,却去讨...
解释:自得:自己感到舒适。安静清闲,感到非常舒适。
出处:巴金《谈〈秋〉》:“但是作为读者,我受不了那接连不断的黑漆一团的结尾。”
解释:①指墨团。②形容非常黑暗,没有一点光明。或对人对事一无所知。
出处:东汉·班固《汉书·季布栾布田叔传赞》:“栾布哭彭越,田叔随张敖,赴死如归,彼诚知...
解释:形容不怕牺牲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55回:“瑜闻大惊,行坐不安。”
解释:行:走。走也不是,坐也不是。形容心情焦躁不宁
出处:宋·释普济《五灯会元·法眼宗·西余体柔禅师》:“进前即触途成滞,退后即噎气填胸,...
解释:形容陷入无路可走的困境。
出处:明·方孝儒《与郑叔度书》:“中下淳明慈良,有君子之器,又笃学不倦,其至于古人也奚...
解释:笃学:专心好学;倦:疲倦。专心好学,不知疲倦。
出处:宋·洪迈《夷坚丙志·河北道士》:“宣和七年正月望夜,京师太一宫张灯,观者塞道。二...
解释:狂:疯狂。像发疯一样地胡言乱语
出处:巴金《家》九:“但是风雅的事又怎幺能够同卫道的精神并存不悖呢?”
解释:指同时存在而不冲突。
出处:明·胡文焕《群音类选·》:“为何马犹不至,心焦如火,怎辞劳瘁。”
解释:内心焦躁得如着火一般。形容焦灼难忍的心情,亦作“心焦如焚”。
出处:叶圣陶《线下·游泳》:“田先生本已心焦如焚,听见了这些话,也不问是谁,严正地呵斥...
解释:心里焦躁,像着了火一样。形容心情焦灼难忍。
解释:用心琢磨,反复锤炼,决定不下来
出处:清·李百川《绿野仙踪》第四回:“虽欲寄迹林泉,不但不敢,亦且不忍。”
解释:隐居山林间,不过问世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