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文是黄宗羲在四明山区,见到冬天树木上结成冰衣冰花而写成的一篇游记。作者由木冰而有感而发,提出大自然与社会千变万化,指出“同一寒暑有不听命于造化之地,同一过忒,有无关系于吉凶之占”,由此得出结论,人世治乱之数,也应认识并遵循这一规律。
全文可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从“岁在壬午”到“虽一叶一茎之微,亦莫不冰缠而雾结”。这一段描写过云木冰的奇异及其由此引起作者的惊异。
文章开头便说:“岁在壬午,余与晦木、泽望入四明”,说明入四明山的时间以及同行人员。然后直逼主旨,写道:“自雪窦返至过云,雾霭滇浊,蒸满山谷”,说明来到过云,便见到奇异的山间景物。雾气迷蒙,蒸满山谷,作者用雾霭形容云雾,用一“蒸”字,描绘出雾气之盛与弥漫之状,使人有雾气扑面迎人之感。接着作者便用华美的词句,浓墨重彩地工笔细描山间木冰形成的气候条件:浓雾满山,骤遇寒气。作者形容雾浓,用“云乱不飞,瀑危弗落,遐路窈然,夜行撤烛。雾露沾衣”来加以摹写。雾浓到乱云不飞,瀑布高悬不落,将动态之物写成静态之物,在动与静的对比中,造成反差,使人印象深刻,难以忘怀。说到天寒,作者用“岚寒折骨,相视褫气,呼嗟咽续”,寥寥数语,使人顿生山高苦寒之感。浓雾加上天寒,作者展现出来的山间冬景,一片迷蒙仿佛置身于神秘王国之中一般。作者写到此处。忽而轻轻一转,让人进入了一个更加令人眼花缭乱的神奇天地里:“忽尔冥霁地表,云歙天末。万物改观,浩然目夺。小草珠圆,长条玉洁;珑松插于幽篁,缨络缠于萝阙;琤琮俯仰,金奏石搏,虽一叶一茎之微,莫不冰缠而雾结。”整个山区,就像神秘的幕布突然拉开,出现的则是琼楼玉宇,玉树琼花,人们如同生活在仙境天宫中了。作者形容木冰的千姿百态,小草的叶上用“珠圆”二字来形容,长长的树枝用“玉洁”来描绘。珠圆与玉洁可说是佳妙的对仗之词。抬头远看玉玲珑蓬松插在竹林丛竹之上,珠光宝气的缨络缠结于松萝蔓草之中.最后总括为“一叶一茎”,“莫不冰缠而雾结”。作者用优美的词语.细细描摹过云木冰之美之奇,这种奇妙的景色,不得不使作者惊愕而感叹了。
从“余愕眙而叹日”至全文的结束,是第二大段。这一大段用作者同僧人的问答来探索木冰形成的原因以及由此对人生社会的感悟。
作者在惊异之余,问道:“此非所谓木冰乎?《春秋》书之,《五行》志之,奈何当吾地而有此异也?”作者在惊叹中点出“木冰”,可说是篇中点题,但忽有一问:为何在南方四明山地而有木冰?此一问问得有理?启人深思。接着突然“有居僧笑于旁”而答,这一笑一答,来得突然,来得神秘,使文章波澜起伏.耐人寻味。僧人首先答以“山中苦寒,才入冬月,风起云落,即冻[冫各]飘山,以故霜雪常积也。”山中苦寒,积雪常存,是形成木冰的原因之一。其次又答以四明山“去平原一万八千丈,刚风疾轮,侵铄心骨。南箕哆口,飞帘弭节。土囊大隧所在而是。故为勃郁烦冤而不散”,这是造成木冰形成的第二个原因。再加上“山鬼窈窕,腥风冲动”,“怪松人枫,謦石罔草”之类的山魅木客“兴吐云雨”。使“奋皋幽深其气,皆敛而不扬,故恒寒而无燠”,这是造成木冰形成的第三个原因。原因种种,说明世间万物复杂多变,不能用一个模式去说明、去限定,人对社会人世的见解就不能僵化凝固。由此,作者推论出“同一寒暑,有不听命于造化之地;同一过忒,有无关系于吉凶之占”的哲理,便是顺理成章。为人所接受的了。
这篇文章在写作上也很独特,它不同于一般的游记。它的第一个特点是将叙事、描写以及议论三者巧妙地结合起来,其中叙事所占的文字不多,而以描写与议论占绝大部分。我们可以说,前半描写,后半议论。描写为议论作铺垫,为议论提供形象的论据,而结论是描写的自然归宿与结果,两者妙合无间,天衣无缝。在议论时,作者也不是抽象发议论,而是借用形象描写去暗示、去说明,这就使议论不空洞,而是以形象感人,使人爱读。结尾的结论也绝不罗嗦,也是恰到好处,戛然而止,余味无穷;而又富有哲理性,因此使感性与理性融汇在一起,给作者以美的享受,又给予理性的净化,受益无穷。
在语言方面,作者吸收了六朝以来的赋体语言的特点,多采用四六句.并将对仗运用到文章中来,既使文章语言优美,同时又使文章所描绘的山间景物意境化,使全文犹如一幅幅的画卷,使读者面对此文,犹如置身于神奇的美境之中。例如:“冥霁地表.云敛天末;万物改观,浩然目夺;小草珠圆。长条玉洁”。作者在运用骈俪文的语言之时.也借用了骈俪文善于描摹情景与营造气氛的特点,用语不多,意境如现读者之前,如:“山鬼窈窕,腥风之行动;震瀑之敲嗑.天呵地吼;阴崖冱穴,聚雹堆冰,故为玄冥之所长驾;群峰灌顶,北斗堕胁;藜蓬臭蔚,虽焦原竭泽,巫吁魃舞,常如夜行秋爽。”这些描写,使文章形象生动,感人至深;叉加上文字优美,气势雄浑,让人读起来爱不释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