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以时间为线索,以渔人的行踪为线索,描写了桃源的幽美景色和宁静的生活环境,塑造了众多的人物形象,表现了诗人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和追求。
诗的开篇,诗人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渔舟逐水、桃花夹岸的美景,为读者展现了一个如诗如画的世界。接着,诗人描写了渔人在桃源中的所见所闻,如“坐看红树不知远,行尽青溪忽值人”,表现了桃源的神秘和宁静。在描写桃源人的生活时,诗人用“月明松下房栊静,日出云山鸡犬喧”等诗句,展现了桃源人的生活情趣和自然和谐。
然而,诗的后半部分,诗人笔锋一转,描写了渔人离开桃源后,再寻桃源而不得的情景,如“自谓经过旧不迷,安知峰壑今来变”,表达了诗人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和对现实的无奈。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