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阕写秋天傍晚在边城登高的所见所感。“秋到边城角声哀,烽火照高台”,描绘出一幅肃杀、紧张的战地画面,渲染出一种悲壮的气氛。“悲歌击筑,凭高酹酒,此兴悠哉”,作者以高渐离自比,抒发了自己慷慨悲壮的情怀,以及对收复失地的渴望。下阕以景抒情,“多情谁似南山月,特地暮云开”,将南山月拟人化,赋予它人的情感,表现出作者对国家命运的关切。“灞桥烟柳,曲江池馆,应待人来”,通过想象长安的美景等待人们去游览,表达了作者对收复长安的坚定信念和乐观精神。整首词意境开阔,情感豪迈,体现了陆游诗歌的独特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