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嘉峪关的雄伟壮丽以及西北山川的雄浑辽阔,气势磅礴。诗的首联点明了诗人的行程和所处的位置,“严关百尺界天西”,突出了嘉峪关的高大雄伟,是西部天地的分界。颔联通过描写楼阁与秦树相连、城墙压低陇云,进一步展现了关城的宏伟气势和周围环境的壮阔。颈联描绘了天山的险峻和瀚海的苍茫,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也表现出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尾联则以对比的手法,将嘉峪关与自古以来就以险要著称的崤山和函谷关相比,认为嘉峪关更加雄伟险要,而崤函在它面前不过是一个小小的泥丸,表达了诗人对嘉峪关的赞美和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同时,这首诗也流露出诗人在被贬途中的复杂心境,既有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也有对自身遭遇的豁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