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酒问月注解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以倒装句式统摄全篇,诗人停杯沉思,仰望苍冥发问,表达对明月起源的困惑,这不仅是对宇宙本源的求索,也是对自身生命价值的思索。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写出明月既无情又有情、既亲切又神秘的特性,人类想要飞升到月中以求长生不老只是徒然,而明月却用清辉普照尘世,伴随人们,蕴含诗人向往而又无奈的心境。

“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将明月比作 “飞镜”,以 “丹阙”“绿烟” 为衬,描绘出月亮的皎洁美丽,云雾消散后,月光照临宫殿,光彩夺目。

“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借明月夜出晓没来慨叹时光流逝之速,既表达对明月踪迹难测的惊异,也隐含对人们不知珍惜美好时光的叹惋。

“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诗人驰骋想象,就月中的白兔、嫦娥发问,在对神物和仙女寂寞命运的同情中,流露出自己的孤苦高洁情怀。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在回环唱叹中抒发人生有限而宇宙无穷的慨叹。明月万古如一,而人类世代更替,生命倏忽即逝。

“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收束上文,进一步表达对宇宙和人生的思索和感慨。虽暗含及时行乐之意,但总的基调是积极向上的,展现诗人旷达自适的宽广胸怀,即珍惜今生点滴光阴,在瞬间把握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