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列表

来源:《日射》
热度:0 作者: 李商隐
此诗具体创作年份不详。李商隐一生在牛李党争的夹缝中求生存,辗转于各藩镇当幕僚,郁郁不得志。这首诗可能是他在某个春日,目睹春光流逝,联想到自身的境遇,从而有感而发创作出来的。
来源:《日射》
热度:0 作者: 李商隐
这首诗营造了一种寂寞、冷清的氛围。首句“日射纱窗风撼扉”描绘了一幅阳光明媚但春风却撼动门扉的画面,暗示了一种不安和动荡。“香罗拭手春事违”则通过女子用香罗手帕拭手的动作,表达了她对春天逝去的惋惜和无奈。“回廊四合掩寂寞”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寂寞的氛围,回廊四面合拢,将寂寞紧紧地包裹起来。最后一句“碧鹦鹉...
来源:《日射》
热度:0 作者: 李商隐
李商隐是晚唐著名诗人,他的诗歌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而著称。他善于运用象征、隐喻等手法,创造出朦胧、含蓄的意境。这首诗体现了他的这种风格特点,通过对环境的细致描绘来传达情感。此外,诗中的“碧鹦鹉对红蔷薇”运用了色彩对比的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
来源:《日射》
热度:0 作者: 李商隐
从诗歌的意象来看,“日射”“风撼扉”等意象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象,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不平静。“香罗拭手”这一细节,生动地表现了女子的细腻情感。而“回廊”“碧鹦鹉”“红蔷薇”等意象,则共同营造了一种清幽、寂寞的氛围。从情感表达上,诗人没有直接倾诉自己的哀愁,而是将情感融入到景物之中,让读者在品味诗歌的过程...
来源:《有女同车》
热度:0 作者: 诗经
有位姑娘和我同乘一辆车,脸儿好像木槿花开放。跑啊跑啊似在天空翱翔,身佩着美玉晶莹闪亮。那位美丽姑娘名叫孟姜,真是漂亮又端庄。有位姑娘与我一路同行,脸儿像木槿花水灵灵。跑啊跑啊似在天空飞腾,身佩着美玉叮当儿响。那位美丽姑娘名叫孟姜,美好品德我永记心上。
来源:《有女同车》
热度:0 作者: 诗经
舜华、舜英:均指木槿花。将翱将翔:形容女子步履轻盈,像鸟展翅飞翔。琼琚:美玉。孟姜:姜姓长女。洵:实在,诚然。都:闲雅,美丽。将将:即锵锵,玉器相击的声音。德音:好品德。
来源:《有女同车》
热度:0 作者: 诗经
关于此诗的背景,有不同说法。一种观点认为是男子对贵族女子的爱慕之诗,描绘了男子与心仪女子同车出游的情景,表达了男子对女子的赞美与倾慕。另一种说法认为是赞美贵族女子的诗,突出了女子的美貌与品德。
来源:《有女同车》
热度:0 作者: 诗经
这首诗以男子的视角展开,生动地描绘了与女子同车时的所见所感。诗中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女子的容颜比作木槿花,形象地展现了女子的美丽娇艳。“将翱将翔”的描写,不仅写出了女子步履轻盈的姿态,更透露出她活泼灵动的气质。同时,诗中对女子的赞美不仅停留在外貌上,还着重强调了她的品德。“德音不忘”一句,表明女子美...
来源:《有女同车》
热度:0 作者: 诗经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11篇,其中6篇为笙诗,即只有标题,没有内容,称为笙诗六篇(《南陔》《白华》《华黍》《由庚》《崇丘》《由仪》),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诗经》在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
来源:《有女同车》
热度:0 作者: 诗经
《有女同车》这首诗为我们呈现了一幅美好的画面,男子与女子同车出行,男子眼中的女子美丽动人、仪态优雅,其品德更是令人难忘。从艺术手法上看,诗歌的语言优美,比喻形象,将女子的美貌和气质生动地展现出来。同时,诗歌的韵律和谐,读起来朗朗上口,具有很强的音乐美感。
来源:《渔父》
热度:0 作者: 李煜
在春风中,划着一只小船,手持一根用茧丝制成的钓线和一只轻巧的鱼钩。小洲上开满了鲜花,酒杯中斟满了美酒,在这万顷碧波中自由自在地生活。
来源:《渔父》
热度:0 作者: 李煜
棹(zhào):划船的工具,这里指代船。纶(lún):钓鱼用的线。茧缕(jiǎn lǚ):用茧丝制成的线。渚(zhǔ):水中小块陆地。瓯(ōu):杯子。
来源:《渔父》
热度:0 作者: 李煜
李煜是南唐后主,他的词多反映宫廷生活和男女情爱的前期作品,以及亡国后的思乡之情和对亡国之痛的哀伤。这首《渔父》可能创作于他早期,展现了他对自由闲适生活的向往。当时的南唐虽然面临着外部压力,但宫廷生活依然相对安逸,李煜或许借此诗表达对远离尘世纷扰的一种憧憬。
来源:《渔父》
热度:0 作者: 李煜
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优美。开篇“一棹春风一叶舟,一纶茧缕一轻钩”,通过一连串的“一”字,营造出一种简洁、明快的节奏,描绘出一位渔父驾着小船,在春风中悠然垂钓的画面。“花满渚,酒满瓯”进一步渲染了美好惬意的氛围,小洲上鲜花盛开,酒杯中美酒盈满。最后“万顷波中得自由”则点明主旨,表达了渔父在这广阔的...
来源:《渔父》
热度:0 作者: 李煜
1. 李煜是南唐末代君主,他的词在文学史上有很高的地位,前期词多写宫廷享乐生活,后期词则充满了亡国之痛。2. “渔父”是中国古代文学中常见的意象,常常代表着一种远离尘世、自由自在的生活态度。3. 诗歌中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如“一棹春风一叶舟,一纶茧缕一轻钩”,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和表现力。
来源:《渔父》
热度:0 作者: 李煜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一幅生动的渔父生活图景。诗人通过对渔父生活场景的描写,不仅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和宁静,更表达了自己内心对自由、闲适生活的追求。从文学角度看,诗中的用词精准,意象鲜明,如“花满渚”“酒满瓯”等,让读者能够直观地感受到画面的美好。同时,整首诗的节奏明快,读起来朗朗上口,具有很强的艺...
来源:《病中简仲弥性唐元明苏训直》
热度:0 作者: 陆游
因病回家暂时休息,依旧伴着北窗那经久耐用的灯。心如同春天返回湖泽之地的大雁,身就像云堂里早早吃过饭的僧人。在细雨中带着酒壶去寻访废弃的寺庙,夕阳西下时下马凭吊荒凉的陵墓。暂且停留不要厌烦时常相互追逐游玩,我们的诗社近年来已经冷清得快要结冰了。
来源:《病中简仲弥性唐元明苏训直》
热度:0 作者: 陆游
移疾:旧时官员上书称病,多为居官者求退的婉辞,这里指因病回家。曲肱:弯着胳膊当枕头,指休息。泽国:多水的地区。云堂:僧堂,僧众坐禅之所。胜社:指诗社。
来源:《病中简仲弥性唐元明苏训直》
热度:0 作者: 陆游
此诗创作于陆游生病期间。具体年份不详,但结合陆游的生平经历推测,他一生仕途坎坷,多次被贬,在病中可能感慨人生境遇,因而写下此诗寄给友人,以表达自己的心境和对友情、诗社活动的怀念。
来源:《病中简仲弥性唐元明苏训直》
热度:0 作者: 陆游
诗的开篇“移疾还家暂曲肱,依然耐久北窗灯”,描绘出诗人因病归家,在北窗灯下休息的情景,“耐久”一词不仅写出了灯陪伴自己的长久,也暗示了自己心境的坚韧。“心如泽国春归雁,身是云堂早过僧”,运用比喻的手法,将自己的心比作春天归乡的大雁,身比作云堂早过僧,形象地表达出诗人内心的漂泊感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